肖慶慶/辦公室
剝離京九絲綢生產科技術員這一工作身份,今年正趕上牛年本命年的阜陽九龍女子葉曉燕還是兩個男孩的母親,一位顧家、戀家的普通女士,一位熱愛生活、追求生活品質的溫婉女子。從2002年踏入工作崗位至今,她始終都保持著一顆在事業(yè)上不斷超越、尋求突破的恒心,F(xiàn)在,她是繅絲系統(tǒng)的技術能手。她抽絲做樣,用準確的生產指標保證繅絲工藝;她抽查繭樣,用負責的態(tài)度確保原料繭質量不走樣;她挑瓷眼,用犀利的目光掃除一切絲膠、纇結;她教學員,用嫻熟細致的動作為其示范繅絲擋車中接結、割結等工作方法與技巧。2020年9月底,是她第一次成為主考官,組織參與選繭、繅絲、復整車間員工的勞動競賽測試工作,在為期三個月的漫長測試期內,葉曉燕正經歷著一份身心歷練……

繅絲車間的一角,伴隨著自動繅絲機運轉的轟隆聲,一臺看起來略顯蒼老的立繅機顯得格外顯眼。雖然立繅機勞動強度大、生產效率低,早已被自動繅絲機替代,但是這臺展露著幾十年歲月痕跡的立繅機依然堅固矗立,并經常迎來葉曉燕及她同事們的光臨。2021年牛年春節(jié)假期結束后,2月20號是開工的第二天,這天一大早,葉曉燕已經在這臺老式立繅機旁忙碌起來。索緒、接結、割結、捻鞘……她和車間里其他擋車工一樣,把煮好的繭順利地抽出蠶絲,盤繞在小䈅絲片上。和其他擋車工不同的是,葉曉燕在操作的過程中,還需要細心地在《解舒調查記錄表》上寫出落繭、吊糙等調查項目的數(shù)量,為繅絲車間的生產工藝提供科學、具體的依據(jù),以此來保證繅絲生產質量。
解舒調查是制絲工藝設計中繭質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原料的繭絲長、解舒率、繅折等調查項目的可靠性和真實性。這就需要近乎完美的操作和長期大量的實踐才能勝任。在這樣的鍛煉中,葉曉燕練就一身過硬本領,在定緒下粒數(shù)時,她就能不用挨個細數(shù),只看上一眼,便能毫無差錯地確定出緒下繭粒的數(shù)量及內外層繭分布情況。
在現(xiàn)行的制絲工藝設計中,為了保持較高的置信度,通常采用抽取400粒樣繭來調查的方式,按照這個樣本容量來計算,從煮繭到索緒,從引絲到捻鞘,從落絲到搖絞,葉曉燕做一次樣,至少需要花費半天時間。眾所周知,抽取樣繭的數(shù)量越多,調查結果就越接近原料本身的實際繭質。因此,鮮繭烘干入庫、外繭寄送、莊口更換等重要時間節(jié)點,葉曉燕都需要做樣調查,有時候還要做好幾次,她要求自己每次都做到最好,讓生產工藝指標更加科學、準確。葉曉燕直言,每次做樣壓力都很大,總希望得到最準確的工藝參數(shù),這樣車間生產的時候,能夠最大限度地把控繅絲質量,不至于出現(xiàn)生絲纖度偏粗或偏細等工藝走樣。
人都說“巾幗不讓須眉”,這句話用在葉曉燕身上也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這不,剛把今天的樣本做完,她就換上工作服,懷抱一個大籃子準備去查繭了。每天上午,她會抽查繅絲一、三車間的原料繭,下午則會抽查另外兩個車間的繭質。只見她從滲透臺堆放原料繭的繭包中,把正在生產所用的原料繭裝滿籃子,再跨步走下樓梯,穿過車間生產線直奔生產科檢驗室。在選繭車間質檢員的協(xié)同下,兩人倒出待檢的五斤蠶繭,堆放滿滿一桌。平板繭、柴印繭、穿頭繭……這些有疵點的蠶繭被一個一個挑出,合計后用于計算誤選率,確保車間原料繭質量在正常合理的范圍。抽查完的蠶繭被小心翼翼地裝回籃子,葉曉燕又大步流星得送回原處,接著是下個車間,接著又是下下個車間……在每天八趟的重復勞作下,葉曉燕還有挑瓷眼的任務等待完成。這個任務看似輕松,但考驗的是犀利眼神和精妙手勁,瓷眼比針眼還小,它是繅絲機械中的過絲部件,在生產使用中經常會被絲膠、纇結等堵住,各車間的班長負責收集這些被堵上的瓷眼,然后統(tǒng)一送到葉曉燕手中。只見她一手捏住瓷眼對著光線,一手拿著長針,將堵物撥開,為了防止尖利的針頭刮傷瓷眼孔徑,整個過程靈巧敏捷、輕柔細膩、又穩(wěn)又準。
指尖、手背、手腕、決心、糾結、放松、僵硬……每個學員操作都不相同,卻又很相似。作為言傳身教的老師,葉曉燕總能發(fā)現(xiàn)這些人的動作偏差和內心彷徨。站在繅絲機面前,葉曉燕用心和她們交流,她可以直視每個學員的困惑,毫不吝嗇、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動作要領。
20年前,懷揣夢想的葉曉燕來到京九絲綢,20年過去了,曾經的韶華都留在了千絲萬縷的繅絲記憶中。葉曉燕說,對待工作就像是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,做到干一行愛一行,鉆研一行,把工作變成自己的愛好,學會積累經驗、掌握理論知識、互相學習,才能不斷提高自身操作技能。工作更應該是一種創(chuàng)造自身價值的過程,只有用愛去創(chuàng)造,在創(chuàng)造中尋找樂趣和意義,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!
京九絲綢月刊:你覺得工作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葉曉燕:好好工作的目的,就是能有好的收入,同時可以實現(xiàn)自己的人生價值。你怎樣對待工作,工作也會怎樣對待你,同樣的時間,同樣的付出,有些人卻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獲。所以我們要認識到不足,學習別人的長處,不斷提高技能。只有公司效益好了,我們才能有穩(wěn)定的工作和收入?鞓肥且惶欤豢鞓芬彩且惶,何不把工作當成樂趣呢?
京九絲綢月刊:在這么多年的工作中,取得了哪些成績?你是如何看待這些成績的?
葉曉燕:這些年我獲得過公司、市、省乃至國家的各種獎項。2004年,在安徽省絲綢工業(yè)繅絲工職業(yè)技能比賽中,我獲得擋車工全能比賽第三名;2011年我榮獲了全國紡織行業(yè)技術能手稱號;同年還被評為國家二級技師。之后調到生產技術科,也曾多次被評選為優(yōu)秀黨員、優(yōu)秀員工。非常感激公司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,這些榮譽只能代表過去,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,需要繼續(xù)學習,希望自己把“做樣”做的更準確,車間能繅出高品位的絲,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!
京九絲綢月刊:你參與測試了很多人,在你看來大家最容易失誤的地方是哪?如何才能避免呢?
葉曉燕:我發(fā)現(xiàn),擋車工擋車的時候多余動作比較多。其實,繅絲是有方法的,同樣的莊口、車速,同樣的機器,看臺效果卻不同,有些人工作比較輕松而且三項指標還好,而有的人慌得手忙腳亂,結果還經常出質量問題,這就是區(qū)別。要想繅出高品位生絲,就要在每一縷絲從手中劃過的時候用心體會,感受它的力度、方向和韌勁,從而改掉不良操作的習慣,做到忙中不亂,先易后難。我們員工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,還需要認真工作的態(tài)度和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。
京九絲綢月刊:作為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,如何平衡好工作與生活?
葉曉燕:其實女人既要帶孩子、做家務,又要上班,確實非常辛苦,但這就是生活。即便工作忙一點,但我能夠陪在孩子身邊,這也是一種幸福。孩子小的時候每天給他換尿布、喂奶,回憶起照顧寶寶的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:他向你綻放的第一個微笑,他喊出的第一聲“媽媽”,他邁出的第一步……我都在他們身邊見證著,F(xiàn)在孩子長大,上幼兒園、上小學了,我也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每一個成長歷程中。雖然倆個兒子整天吵吵鬧鬧的,但是作為父母看著孩子健康快樂,一天天茁壯成長,工作、生活上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,所以說我是累并快樂著! |